台湾金点设计奖,创立于1981年,距今已有36个年头,又被称作设计界的金马奖(前两天51也发了本届的金马奖视觉设计,有兴趣戳)。是台湾最悠久、最权威、知名度极高的专业设计竞赛,也是华人设计界的老牌奖项。
金点奖没有太过宏大的设计,倾向于那些看上去有些微不足道的生活灵感,与日本设计类似。本届金点奖也邀请了日本设计鬼才佐藤可士和等担任评委。
颁奖典礼将于11月29日颁布,51今天为大家选举了几个入围作品,看看哪个生活灵感能戳中你呢?
视觉传达类
不只是图书馆 2018年度限定票卷
台湾 雾室
这是由台湾雾室工作室为新形态阅读空间“不只是图书馆”设计的2018限定票卷。
这10,000张各不相同限定票券是将22本过期杂志,1667张纸合并重印制作成的。
将不同杂志进行拆分重组,不仅赋予了这些旧杂志以新的视觉形象,也能重新挖掘出旧杂志的新鲜感。站在今天的视角去感悟过去的风景,也不失为一次绝佳的互动体验。
第54届金马奖 视觉设计
方旭中
第55届金马奖的主视觉设计海报,小编在前两天与大家分享过,也提及了这位设计师,而他也负责了近几年的金马奖视觉设计。
这是2017年的金马奖主视觉海报,依旧是满屏的高级感,在设计上领先于诸多同类电影节审美。
▲54届金马奖主视觉海报 粉丝版
灵感来源是华语电影经典《春光乍泄》,分为“影痴版”和“粉丝版”。还原了张国荣和梁朝伟天台上的身影,构建出方序中心中的那个电影梦境。
▲55届金马奖主视觉海报 影痴版
“小时候看电就坐在村子的路边,我们没有平整的画面,电影跟随一块大布任风摆动。布从黑徐徐窜出,也从黑舒缓落幕。”
—方序中
周刊编集
在这个数媒领先的时代,纸媒《周刊编集》出现了。于去年创办,创办者通过数位媒介并结合实体出版的形式,期待透过这个新的媒体,能够尝试提供更多元的讯息内容、更多样的媒介传递形式以及更多媒体运作的可能性。
▲阿波罗计画档案室 Project Apollo Archive
▲ONE DAY:A LIFE WITH DOGS|滨田英明
我们不应该停止探索,而所有的探索最终将回到起点,并且生平首次了解这起点。
—T.S.Eliot.(《周刊编集》发刊语部分)
整个杂志的内容是正经又有趣,既包括政经方面的探索,也包括蛋包饭、狗等方面的温馨专栏。
除了获得金点设计奖,《周刊编集》还入围了今年的日本Good Design Award best 100。
产品设计类
hibi 香薰火柴
日本 TRUNK DESIGN INC.
Hibi在日语中意为日常。物如其名,hibi希望薰香火柴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Hibi 薰香火柴有日本设计工作室TRUNK DESIGN设计,意在设计一款可以燃烧十分钟的香薰火柴,将日本的传统工艺与现代将结合。
日常的十分钟,如滑火柴般点香,随身携带的香薰,给生活注入一段不受打扰的独处时光。
空间设计类
立新国小图书馆
台湾大秝设计
学校的图书馆一般给人严肃和单调的氛围,而台中的立新国小图书馆却颠覆了这一概念。以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概念,整体采用木质,呈现出北欧的明朗优雅。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由三间教室组合的图书馆。与一般图书馆的正襟危坐不同,这间图书馆是根据小孩子的阅读习惯设计。各种随意的座位设计和贴心的小细节让孩子的阅读也充满童趣。
供雾所
台湾 偶然设计+陈冠玮建筑师事务
在台北市立美术馆门前的广场上,一个由鹰架和白色织网搭建的临时建筑装置吸引着路人踏入其飘逸的织网与薄雾旋流中。
“供雾所”(Mist Encounter)是由偶然设计(Serendipity Studio)与陈冠玮建筑师事务所共同打造的一个装置项目,希望令观众意识到平时隐形的空气是如何与我们的身体和动作互动的。
通过使用水雾系统,将人们周围原本看不见的空气流动变得可见。薄雾在悬垂的织网周围浮动,不受方形铝框架边界的限制,令人难于辨别起点与终点。设计师将台北的天气情况纳入考虑,让自由流动的薄雾与太阳的位置和风的强度相互作用,让观众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能有不同的体验。
2018台湾金点设计奖的精选就到这里,今年还新增了绿色设计和社会设计两项大奖,想看具体的获奖名单的,可以继续关注51哦~
撰文 ✎ 小香菇
资讯 / 观点 / 人物
你想要的设计干货都在这里
189 5462 5451
media@51design.com